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音樂之旅~ 巴哈與孟德爾遜相遇在「小巴黎」~德國萊比錫

        巴黎是眾所周知的浪漫城市,不過大家又知不知道被德國大文豪歌德稱為「小巴黎」的是哪一個城市呢? 沒錯,那就是德國的萊比錫!

        現時擁有五十多萬人口的萊比錫有頗為悠久的歷史,1165年被認為是萊比錫的建城日,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盟軍的猛烈轟炸,不過其後很快又迅速地發展起來了。多位著名古典音樂家--例如巴哈、舒曼、孟德爾遜等也與這個城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被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的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於1685年3月31日誕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是巴羅克音樂時期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同時也被公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於1722年申請成為萊比錫聖樂領唱,1723年正式就任該職(主要職務包括督導教會樂手,提供禮拜式中的樂曲等),自此在聖多馬教堂工作直至 1750年去世為止。所以這座路德宗的聖多馬教堂留有巴哈 27年的歷史足印,巴哈的銅像也於1908年起在這座莊嚴的教堂外傲然站立。


 留有巴哈足跡的萊比錫聖多馬教堂


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內觀 


轟立在聖多馬教堂外的巴哈像



 看過了巴哈工作的地方還有點意猶未盡、想多瞭解這位名揚世界的音樂家嗎萊比錫當然不會令你失望這裡有巴哈博物館,足以滿足所有巴哈擁戴者的好奇心! 750平方米的巴哈博物館展出了多份巴哈的樂譜手稿、巴哈曾彈奏過的教堂管風琴、甚至是巴哈家族曾用過的錢箱!博物館裡面與巴哈有關的珍貴物品皆應有盡有地盡收眼瞼,深信會令各位目不暇給!



位於聖多馬教堂對面的巴哈博物館





巴哈博物館內巴哈曾親自作過調音的管風琴



         巴哈雖然偉大,不過如果偉大的事情沒有被發現和加以公開表揚,則一切皆枉然,偉大的音樂亦然。事實上,如果巴哈的<<受難曲>>不曾被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孟德爾遜 (Felix Mendelssohn) 在萊比錫的圖書館中發現並在其音樂會上演奏,以致於其後對其音樂作品加以進行整理和推廣,巴哈在音樂界的地位也許需要更多時日才能得以奠定,由此可見作曲家孟德爾遜的努力功不可沒。因此,萊比錫這個大城市當然不會虧待孟德爾遜啦! 這裡不但有紀念孟德爾遜的銅像,也保留了由他親手創立的音樂學校:萊比錫孟德爾遜音樂戲劇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Leipzig, 縮寫: HMT Leipzig)。

        孟德爾遜自1835年起便移居萊比錫,在這裡居住直至 1847年辭世。孟德爾遜創立的萊比錫孟德爾遜音樂戲劇學院是現今德國歷史最悠久之音樂學院,也是歐洲最具代表性之音樂學院之一。學校坐落於萊比錫市中心南邊的音樂街區(Musikviertel),著名的德國作曲家及鋼琴家羅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也曾於此任教。到萊比錫旅行的音樂愛好者千萬別忘記到這裡看看啊!



 

位於格拉西街 (Grassistraße),在維希特街(Wächterstraße) 與貝多芬街 (Beethovenstraße)之間的萊比錫孟德爾遜音樂戲劇學院



於孟德爾遜200週年壽辰 (2008年) 重建,
位於聖多馬教堂外的孟德爾遜銅像

尚有更多有關旅遊、音樂和語言的 tips,等待你去發掘! 
歡迎參觀我們的網站和 Facebook Pag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ravelling, music and language learning, you may also visit our website or Facebook page:
Website: www.oursp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